啤岭机电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以外部特征判断轴承损坏原因

2016-04-21

汪晓文 王同燕 夏立民
  众所周知,轴承是构成摩托车发动机总成的重要零部件之一,轻骑的技术人员在分别对轴承损坏现象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后认为,很多时候无需专门试验,只按照外部特征就可以确定其破坏原因并予以改正,从而确保发动机正常工作。
  轴承损坏原因多种多样,归纳总结如下。
  1、金属正常疲劳引起的剥落
  图1所示为滚动轴承内圈剥落。其原因是由于轴承在超过正常使用期限后金属疲劳所致。如果继续使用,剥落将迅速扩大,引起轴承事故性报废,并严重影响发动机的寿命。
  2、轴承套圈相互歪斜引起的剥落
  图2-1所示,轴承外圈和内圈轴线歪斜是安装缺陷,轴和外壳挡肩配合表面不垂直,以及轴弯曲引起轴承滚动表面局部单位压力显著增大。该缺陷在滚子轴承中能造成滚道和滚子边缘非常大的单位压力,致过早破坏。
  图2-2为推力球轴承套圈滚道一边遭受破坏的情形。这是由于套圈歪斜使滚道这一边负荷加大所致。防止这种缺陷需仔细检查轴和外壳的配合处,保证轴承套圈正确安装,同时增大轴的刚性。
  3、轴承类型选择不正确
  图3为单列向心球轴承套圈,在较大的轴向负荷作用下选择这种轴承是不适宜的,一开始滚道就受到剧烈地疲劳剥落,并使滚动轨迹向装球口方面移动。继续使用时钢球便开始滚过装球口,致使滚道出现非常剧烈的一边磨损。
  4、外圈安装在有缺陷的外壳内
  图4为外壳孔表面和套圈外表面间落进金属屑的情况,套圈表面清楚地印下切屑形状的痕迹。由于这里的套圈形状有歪曲,滚动体给这里的压力也Z大,结果使套圈滚道发生快速磨损和金属剥落。
  5、安装时滚道受到损伤
  图5所示,短圆柱滚子轴承由于允许将套圈在轴上和外壳内分开安装(一个套圈带一套滚子和保持器),难以避免歪斜、冲击、用力过大等,都可能使套圈滚道受到损伤,即使损伤很小,也会加剧这些部位的滚道递增性破坏。
  如果向心球轴承内圈在轴上以过盈安装时,所加压力是经过外圈和钢球来传达,就不可避免地在套圈滚道与钢球接触处造成凹坑,成为破坏的根源,只需很短的时间就会使轴承报废。在轴或外壳内以过盈安装套圈时,应只对所安装的套圈端面施加压力。
  6、污物引起的磨损
  图6所示,这种损伤系混杂在润滑油中的微粒(沙尘、污物)在滚动体和滚道上的磨料作用所引起。这种情况看不到金属的脱皮或剥落,只是在负荷范围的工作表面发生或多或少很强烈的划伤。这种磨损在很多情况下达到可以感觉的程度。
  轴承因污垢磨损的特征表现在套圈和滚动体之间的游隙显著增大,滚道表面已无光泽,并出现不均匀的划伤痕迹。
  7、锈蚀引起的磨损
  图7所示,轴承在潮湿的介质以及有酸蒸汽和其它引起金属腐蚀的物质的环境中工作,而轴承的防护装置又不十分可靠时会产生锈蚀。锈蚀的产物和润滑油混合后会对滚道和滚动体的工作表面造成磨削。其特征是轴承工作组件的表面无光泽,且有较深的伤痕。
  轴承套圈与轴或外壳的连接不够紧密会引起接触腐蚀,如果套圈本身配合处不能转动,这种腐蚀就没有多大的危险性,因为表面质量不致变化很大。倘若套圈在轴上或外壳内发生转动,则锈蚀产物就对套圈和轴(或外壳孔)的连接表面产生磨削而引起强烈磨损。此外由于被锈蚀产物污染了润滑油,落到轴承表面也会引起同样的磨损。
  8、轴承内短缺润滑油
  图8所示,轴承中短缺润滑油,特别是作用在轴承上的负荷很高时,工作中所产生的热不能通过适度的润滑油发散出去,则轴承会因过分受热而丧失正常的机械性能,降低或失去其原有的硬度。滚动体和保持器以及引导挡边间的摩擦增高会引起滚动体在轴承中制动,破坏轴承的正常工作。
  9、滚道上小圆穴的形成
  图9所示,如果轴承处于静止状态,经受长时间的脉冲负荷,套圈和波动体的接触点如仅处于负荷范围内,在滚道上便会形成小圆穴,甚至在负荷很小时也可能出现表面暗无光泽的小圆穴,说明在波动体接触处有滑动摩擦存在。当不旋转的轴承上有产生脉冲负荷的可能时,Z好采取措施使轴承不受到此类负荷或迫使轴承以较低的速度旋转。
  10、套圈上疲劳裂纹的形成
  图10所示,如果轴承套圈与其配合孔或轴颈不是沿着整个圆柱表面接触,则这个套圈在工作过程中因受负荷带有弹性,同时经受极大的交变应力。对于一般套圈来说此应力是不计算的,因而在套圈上会形成疲劳裂纹。预防的方法之一,就是严查轴承套圈配合处的加工质量。
  11、套圈受冲击形成的裂纹
  图11所示,为了避免裂纹产生,任何时候在轴上或外壳内以过盈安装套圈时,均不应对套圈直接进行敲打,必须通过铜或黄铜衬垫进行。
  12、轴承零件工作表面硬度不够
  图12所示,由于某种原因,轴承在制造时表面硬度低于规定极限,短期内表面会出现大量孔隙。这种情况一般比较罕见,因为轴承热处理后,对套圈和滚动体都要进行极为严格的硬度检查。平常把轴承锈蚀引起的破坏也解释为套圈和滚动体硬度不够,但两者性质上有区别。
  13、使用条件不正确
  图13所示,轴承部件密封装置不可靠、轴承工作和其润滑状态缺乏系统监督,以及未及时按工作游隙量更换轴承等,都能引起轴承的剧烈磨损,并造成轴承甚至整个部件事故性的破坏。如果零件正常磨损所形成的游隙超过了极限值,仍迫使轴承继续工作,则其磨损将具有很大的递增性。
  14、滚动体的磨损
  图14为滚子端面磨损的形状。由于滚子的制动现象(润滑油过稠、轴向负荷过大、滚子歪斜),使滚子沿滚道的纯滚动被破坏,滚子开始沿滚道滑动,其特征表现在滚子表面形成粗糙的痕迹。
  以上是工作中一点小小的收获,望同行朋友提出宝贵意见以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