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岭机电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托轮轴承组密封漏油原因及改进措施

2016-04-28

马治杰1 马亚辉2
(1.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豫龙同力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当前,水泥、冶金、化工等行业所运行的回转窑总数达数千条之多,绝大部分托轮轴承组的润滑密封均能保持正常运行,但也有部分回转窑托轮轴承组存在漏油问题,设计、制造部门虽然在结构上增加了甩油环或刮油器,但仍难从根本上予以消除,以至于有的使用单位不得不在设备外专门设置容器循环接油,既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也造成了环境污染。根据现场漏油情况,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 设计方面
  1.1密封结构因素
  托轮轴承组的漏油多发生在托轮一侧,该处密封结构形式为旋转轴动密封。根据一般回转窑的使用情况,托轮轴旋转线速度一般<1mm/s,属于重载低速运行,密封圈使用温度<70℃,润滑介质为ISOVG460-680闭式工业齿轮油,无工作压力,工作环境粉尘较大。密封设计要求一方面要阻止轴承内润滑油外渗,另一方面要考虑外界灰尘侵入,并保持密封圈长期稳定运行。目前,国内回转窑轴承组托轮侧密封主要有几种形式,见图1~图5。
  图1为羊毛毡弹簧密封。该结构形式简单,成本低,维修方便,对旋转轴与密封槽同轴度要求不高,运行中密封圈通过拉紧弹簧压在旋转轴上,达到密封的目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拉紧弹簧的预紧力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小,羊毛毡跟随性较差,在稀油渗入饱和后出现渗漏。
  图2为H型弹簧密封圈。该结构密封圈为非标结构,采购困难,成本高,虽然带有拉紧弹簧,但对密封唇口压紧作用有限,唇口处容易翘边,密封效果一般;对旋转轴与密封槽的同轴度要求一般。
  图3为旋转轴单唇密封。结构简单,能很好地阻止轴承内润滑油外渗,但外界灰尘容易侵入,对旋转轴与密封圈同轴度有一定要求。
  图4为单唇形弹簧密封组合Y型密封。Y型密封圈为非标件,环向有润滑脂加入孔,密封及防尘效果良好,但采购困难,成本高,对旋转轴与密封圈同轴度有一定要求。
  图5结构为旋转轴双唇密封。该结构两个唇形密封背靠背安装,内侧唇口密封润滑油,外侧唇口阻挡灰尘,两密封圈之间环向设润滑脂加入孔,密封效果良好,对旋转轴与密封圈同轴度有一定要求。
  根据多个使用现场观察与使用效果反馈,结构1、2密封效果一般,漏油几率较大;结构3虽然能取得良好的密封效果,但由于只有单圈密封,润滑油仍有渗漏的可能,且不适于高粉尘场合使用;结构4、5属组合式密封,既能阻止润滑油外渗,又能防止粉尘侵入,加入的润滑脂能防止密封圈干磨擦,密封效果良好。因此从托轮轴承组旋转轴密封特点及使用环境方面考虑,应主要采用4、5结构。
  1.2密封圈材质选取
  根据标准HG/T2811-1996,旋转轴唇形密封常用材料主要有丁晴橡胶、丙烯酸脂橡胶、硅橡胶及氟橡胶。
  丁晴橡胶(NBR),有良好的耐磨性能,除磷酸酯系液压油及含极压添加剂齿轮油外,适用于各种润滑油、润滑脂及油气混合物介质,使用温度-20℃~120℃,使用普遍,价格便宜。
  聚丙烯酸脂橡胶(ACM),具有较好的耐热、耐油及耐磨性能,使用温度-30℃~150℃,力学性能及加工性能优于氟橡胶和硅橡胶,耐热、耐油及抗老化性能优于丁晴橡胶,适合于各种润滑脂及含极压添加剂的润滑油、齿轮油等。
  硅橡胶(MVQ),耐热、耐寒性较好,使用温度-70℃~250℃,压缩永久变形小、弹性好,但其机械强度低,适用于高低温下高速旋转场合。
  氟橡胶(FKM),几乎适合所有的润滑油介质,使用温度-20℃~200℃,但其耐寒性、高温耐磨性及压缩永久变形较差,价格较高。
  综合以上性能,丁晴橡胶由于具有较好的耐油、耐热及耐磨综合性能,通用性强,使用面光,成本低廉,对于转速不高、使用温度在70℃以下的托轮轴承组来说,仍是大多数单位首选的密封材料。目前,市场上所供的润滑油厂家及品种很多,有矿物油,也有合成油,但大多数都含有极性添加剂,由于丁晴橡胶属于不饱和极性橡胶,不适于磷酸酯系列液压油及含有极性添加剂的齿轮油,这时就应当考虑选用耐油性更广的聚丙烯酸脂橡胶。密封材料的硬度以70为宜;考虑到轴心偏差对密封的影响,密封圈应带自紧弹簧。
  1.3托轮轴表面粗糙度及硬度要求
  提高托轮轴表面光洁度可防止唇口磨损过快而形成泄漏,但托轮轴表面并非越光越好,如果轴面太光,润滑油被挤出密封接触面,使油膜变薄或消失,也容易造成唇部发热损坏。因此托轮轴的表面粗糙度宜控制在Ra0.8μm~3.2μm。硬度范围为HRC30~40,密封圈腔体粗糙度Ra3.2μm~6.3μm。
  1.4托轮轴与密封槽中心偏差
  托轮轴承组主要由轴承底座、轴承盖、球面瓦、端盖、密封槽板、密封圈及密封压板等组成。底座上的球面一般先于其它结构加工,并且采用同一对轴承底座两两配对铣削;而当轴承底座与轴承盖合在一起加工定位密封槽位置时,必须考虑与球面基准一致,否则会造成密封槽与托轮轴中心严重超差,从而在使用中引起密封圈单边过度挤压磨损失效,严重时甚至引起密封压板与托轮轴直接干涉,60%以上密封漏油情况与此有关。托轮轴与密封槽中心尺寸偏差在有自紧弹簧时按0.8mm~1.2mm设计。
  2 安装因素
  出于防腐蚀考虑,托轮轴在出厂时一般均在轴表面涂刷防锈油或防锈油漆。长期的运输与存放,防锈油漆已受到污染或干燥,安装前必须彻底清除轴表面上的防锈油漆,并涂润滑脂,防止开机初期防锈漆对密封圈产生干磨及剐蹭。
  安装时应检查并调整托轮轴四周与密封槽间隙大小,保持托轮轴与密封槽中心尽可能一致,对于超差严重者予以调整或处理,防止单边过度挤压磨损失效。
  正确选择密封圈的安装及切口方向。采用单个密封圈时,唇口朝向润滑油一侧(见图3);采用双密封圈时,应采取图5背对背安装;根据托轮轴旋向正确选择接口斜切方向(见图6)。
  保持合适的弹簧松紧度,弹簧一般较自由状态伸长约3%~4%。
  3 使用维护方面
  3.1托轮轴承组的油位要适当
  在回转窑同一档支撑中,所设计托轮轴承组油标的高低安装位置、油标规格只有一种,油标上标有Z高与Z低油位刻度。由于回转窑自身有3%~5%的斜度,在同一档支撑中,高端与低端轴承组对油位的要求也不一致。以φ4.8m×74m回转窑为例,在回转窑斜度3.5%情况下,高、低端油标的水平高差达109mm,如果高端与低端油标均按照所标识Z高油位加油,则很有可能造成高端油封浸入油中(见图7)。因此,实际生产中在保证油勺正常带油前提下,一般低端轴承的油标就高油位,高端轴承的油标就低油位,避免过量加油。
  3.2密封圈材料要与润滑油匹配
  使用单位在更换了润滑油品种或厂家时,应当根据润滑油性质及时调整密封圈材质,以Z大限度延长密封圈使用寿命。
  4 结语
  托轮轴承组密封虽然简单,但生产中的漏油问题处理起来较为麻烦,不但增加运行成本,也给环境带来污染。只有从设计、制造、安装及使用每一环节综合考虑,采用合理的结构与密封材料,正确安装使用,才能够避免漏油问题所带来的烦恼与损失。
来源:《中国水泥》2016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