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岭机电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机床润滑装置专利技术发展研究与分析

2017-04-28

储呈媛 王跃琪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江苏苏州 215000)
  【摘 要】随着机床出现以来,机床润滑技术其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机床润滑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进行了分析,并对机床润滑技术进行了技术分解。另外,针对申请人NIPPON SEIKO KK的专利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润滑装置;专利;发展趋势
  引言
  自工业革命以来,工业中的机床向着大型化、复杂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润滑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其中重要的作用。机床润滑的发展历程主要可以从润滑剂、润滑方式及润滑对象等方面进行纵观浏览[1]。随着技术的发展,润滑技术也由初始的降低润滑成本,延长油品使用寿命向着保护环境、提高设备寿命、实现程控化等要求进行发展[2],关于机床润滑技术的专利申请也随之变化着,本文针对国内外机床润滑装置专利技术进行分析。
  1.机床润滑装置专利国内外发展趋势分析
  经检索发现,有关机床润滑装置的专利申请文献国外的申请量是国内申请量的近三倍多。国外早在1935年之前就有关机床润滑的专利申请了,而国内在80年才出现,这跟我国专利发展起步较晚有很大关系。对国内申请分析发现,从1995年开始,国内有关专利的申请成上升趋势,且在2000-2015的趋势曲线曲率呈逐步增大,这与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国家政策鼓励发明有着直接的影响关系。而国外申请量的发展趋势可分为几个阶段,1970年之前为平稳期,这个时期内主要集中在对润滑剂的改进,希望能够降低润滑剂的成本及改善其性能;1970-1995年为发展期,此阶段主要对机床润滑的装置进行改进,在此出现了油雾润滑及油气润滑;1995-2005年为高峰期,此阶段人们从多角度进行改进如保护环境、节约油品、实现程控化等方面;2005年之后为下滑期,这是由于机床润滑技术已处于成熟阶段,机床润滑技术的发展变为根据实际机床的结构做出相应的改进。综上可知,国外有关机床润滑技术的发展已到了成熟的阶段,而国内的还处于发展期。
  2.机床润滑装置的专利技术分支
  根据润滑对象的不同具体可将有关机床润滑技术的专利细分为:润滑供给装置、主轴轴承润滑、线性导轨润滑及滚珠丝杠润滑。对不同润滑对象的机床润滑装置进行专利申请时间分析发现,在1990年之前,润滑供给装置、主轴轴承润滑、线性导轨润滑及滚珠丝杠润滑四个分支的专利申请量相当,有关主轴轴承润滑的专利申请量稍微多一些,四者都是平稳发展的状态。而1990年后,四者的申请量呈上升趋势,至2005年左右达到了高峰,且在此阶段,有关主轴轴承润滑的专利申请量明显比其他三者多,出现这种增长趋势的原因是随着机床往高速加工的方向发展,因而对主轴轴承的润滑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而相应地对主轴轴承润滑技术的改进也出现了很多新技术。而在2005年后,四者的申请量有所下降,这与润滑技术发展已趋于成熟有关。
  3.机床润滑装置领域重要申请人的技术发展脉络分析
  经过对有关机床润滑的专利文献的统计发现日本公司NIPPON SEIKO KK(日本精工株式会社)对这方面的申请较多,NIPPON SEIKO KK是日本国内家设计生产轴承的厂商,其除轴承在滚珠丝杠、线性导轨方面也有很大的市场占有量。
  对NIPPON SEIKO KK公司不同润滑对象的申请量进行统计分析,NIPPON SEIKO KK公司主要研究的对象还是主轴轴承的润滑,占总数的74%,其次为润滑供给装置,占20%,而滚珠丝杠润滑和线性导轨润滑分别仅占4%和2%。其对于主轴轴承润滑的发展,80年代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润滑油的供给装置(如JP8963089A),供油量控制(如JP24888189A)、油路安排(如JP30735189A)方面进行改进。90年代主要从改变润滑油的供给方式(如采用喷射的方式JP21936890A)、检测并润滑油的温度(如JP31103492A),油路改进(JP1931193A)。2000年后主要分别从润滑油油量的控制,润滑反常情况的检测,油路的改进,控制温度等方面对主轴轴承进行改进,保证主轴轴承高速运转的稳定及噪声的减少。
  4.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机床润滑技术国外的发展远早于中国,其中美国、德国、日本为专利申请大国,而中国有关机床润滑技术的发展较晚,虽然Z近十几年的专利申请量成直线增长,但国内的技术发展水平还远落后于外国,国内申请人应多研究和借鉴国外的前沿技术,增强我国该方面技术的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卜钢证.设备润滑技术的发展与研究[J].科技资讯,2013,19:71
  [2]江玉辉等.浅谈设备润滑的发展方向[J].科技创新导报,2011,25:130
来源:《科技与企业》2015年第16期